一頓合法的晚餐
晚上跟Miguel和其他人到Legal Seafoods吃飯,因為住在德洲的Paco因公幹來了波士頓看我們。自從上一年,我已没見過他,所以决定今晚一定要見面。他那當軍的兒子在兩個月前於伊拉克殉職,那發生以後,我一直都有點担心他。不過今晚看過他後,看來他已經没事了。對於過世了的兒子,他今晚並沒說很多。
吃晚餐時,Miguel,Paco和其他人都在講西班牙文。我雖然聽得懂一大半,但此终難於起齒。話說不出來,只好獨個兒坐着,细心聽別人的話。坐旁邊的Ben更慘,一句都聽不懂,也好好地坐着聽。我聽得懂的時候,感覺就像中了獎的一樣。
自小已對語言感興趣。長大了,發現可能是起發於小時候到國際學校裏讀書時,對是混血兒的同學特别感興趣的缘故,所以特別愛上了學語言。因為那就是我唯一能變得像那些來自異地的同學的辦法吧。
到了現在,我以學會了5個國家的語言。在美國,一般人都會以為我是本地人了吧。講中文的時候,無論是普通話或廣東話甚至於閩南話,也當然很輕鬆。說法文,雖不能像本地人的一樣,但應該能流暢地談話吧。日文雖然還是新學,但算得是開始能談得上了。
但是,究竟有用嗎?我真的能用這個能力而變得更國際化嗎?住了在外國多年的我,是否已變成了一個兩頭不到岸,無處能成家的人呢?
西班牙文我也學過了一點,懂了法文後學西班牙文並不困難。但是今晚他們說的是關於拉丁美洲的音樂的話。他們談拉丁美洲的人和事,我就算是把字都聽懂了,意思還是不明白。
今天晚上在家裏找到了一個家在挪威的香港人的blog。慢慢地看他的照片,從香港的小吃到台北的夜市,一邊看,一邊懷念着老地方和熟識的味道。
來了美國這麼多年了,自己的生活反而覺得有點平凡,悶。認識的店子來來去去的只有幾家,比起那些照片裏的故事,没趣多了。何况,我對香港的事也再知不多了。
還有一年我就快畢業了,因為這兒已有工作,還會多留幾年吧。到了那時候,25歲的我,要回香港嗎?還是到别的地方去呢?那時我還可以能為一個有品味的國際嘻皮士嗎?
成為一個有品味的國際嘻皮士,那就是我目前的指標。
Ada Li:
“成為一個有品味的國際嘻皮士,那就是我目前的只標。 ”
这句话我喜欢。
21 October 2005, 6:04 amFrostig:
I am also very addicted to languages. There is a very attractive passion…… I can’t describe the feeling,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the other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is a big magnet for me.
About Spanish, I think it is very true. I can’t understand it when listening, but now I find it surprisingly easy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a lot of Italian and Spanish sentences. Even so, still jealous how easy the Spanish-speakers and Italian-speakers pick up French so unbelievably easily (although with un-mistakable accents).
About McDonald’s in Switzerland…… Yes, that is expensive. I lived in CH for a few years…… The living standard is high, things are expensive, but life is much more relaxing. Pace of life in NOWHERE can compete with HK.
13 December 2005, 5:55 am